廖新波:一般情况下,体检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福利性的社会体检,二是私人体检产品。前者可能过于流水线化,过程快、检查不仔细,缺乏针对性:后者可能涉嫌过度检查,缺乏个体针对性,浪费资源也对身体不利。针对这种情况,我建议,人们应该学会将两者相结合,常规体检之后,再咨询专业医生,结合家族史、职业特点、日常习惯等制订属于自己的疾病筛查方案。
沈雁英:在我看来,疾病早发现、早干预还是非常重要的。早期发现疾病,并不意味着过度治疗,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生活方式,并不断观察,也能防病于未然。为了防止过度诊疗,医生需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跟上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步伐,动态了解病人的变化,并学会帮助病人做好健康管理。
健康更多的是由生活方式、生活条件、经费保障等因素决定,哪个因素对健康的促进最大?
廖新波:我认为生活方式最重要。近年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高发和生活条件提高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关。比如,过去人们饮食清淡,现在却离不开油腻:过去人们喜欢运动,现在却习惯久坐:过去人们早睡早起,现在喜欢熬夜、睡懒觉。总之,现代人的食谱和生物钟都在朝着失衡的状态转变,一些所谓的“富贵病”自然找上门来。即使患上某些疾病或者被危险因素包围,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可能比吃药的效果还好。
廖新波:我个人比较赞同这个观点。当下,很多疾病高发都是由于不合理饮食、缺少运动、精神压力过大这三方面原因导致的,修正这些不良生活习惯的关键在于个人,而不是医疗。
沈雁英:我认同这个观点。泛亚电竞下载世界公认,生活方式、遗传、医疗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但所占比例说法不同,大致有两种说法:一是生活方式占82%、遗传占10%、医疗占8%;另一个是生活方式占75%、医疗占15%、遗传占10%0无论哪种说法,医疗因素所占比例都不太高。这里所说的“医疗”,仅指诊断和治疗,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生活环境等因素属于生活方式的范畴医疗知识。
沈雁英:随着人们健康管理意识的增强,国人确实越来越重视疾病的预防,特别是城市地区。但我国人口基数大,整体来看,人口健康素养还是普遍偏低的,人们对健康知识的掌握还远远不够,仍需社会各界大力宣教。
廖新波:我个人认为,现阶段政府在全民疾病预防上还缺乏足够重视,表现为公共卫生投入不足。为了拉动内需,医疗往往被一些地方政府当成经济产业来发展,立足于看病,而不是防病,从而形成了以“医”养“防”这种本末倒置的格局。在这样的市场体制下,不仅容易导致过度医疗,也很难让医院把力量集中在健康教育上。很多人不明白,今天在防病上花1块钱,将来可以省下治病的100块钱,只有在公共卫生、环境治理、基层全科医生培养等方面下足功夫,我们才能摆脱疾病对国家和个人造成的巨大、沉重的负担。
廖新波:的确是这样,很多人不了解医学是有局限性的,现阶段很多疾病无法根治,只能缓解。人们对医学的期望过高,不仅忽视了预防对健康的重要性,还容易埋怨医生看不好病,造成医患矛盾,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在我看来,医生工作的重心不是治病,而是应该教人防病。
沈雁英: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明白,健康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而不是医生。以高血压为例,日Fra Baidu bibliotek生活规律、坚持低盐、低脂肪的饮食比医生开的处方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