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玮 记者 姜丹宁)青岛市市南区创新牵头医院与基层联动服务模式,探索一体化管理、优化就医流程,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建立高效便捷的医疗互联互通平台,建立一体化整合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构建医疗健康服务新格局。
2023年5月26日,青岛市被确定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城市。根据《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工作方案》,试点城市将以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为载体,构建城市网格化医疗服务新体系,负责为居民提供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一体化、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
对市南区来说,在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中,具有先天优势。辖区内优质医疗资源富集,拥有青大附院、市立医院东院等全市乃至山东半岛实力最强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拥有市眼科医院、口腔医院、心血管病医院、老年病医院等高水平专科医院。区属公立医院成功转型为中西医结合医院,拥有中医外科和康复医学科等优势学科;全区11个街道全部设置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就医便捷。
优势基础之上,市南区成立由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青大附院)牵头的城市医疗集团,区医院和所有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均纳入集团实行一体化管理,区疾控、区妇幼协同参与。
市南区开展了创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成立青岛市首批“共管病房”、实现慢性病一体化医防融合管理等试点工作,探索优化医疗健康服务的有效路径,“我们改革的目的是要建立良好的分级诊疗体系,让医疗回归健康本源,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提高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市南区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陈鹏说道。
近日,青岛市首个“1+1+1”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在市南区河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首次签约,青大附院王颜刚专家团队名医工作室同步“落户”,市南区全域形成以青大附院-市南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线的新型服务模式。目前青大附院4位高级职称、博士专家已经分别进入河南路社区、巢湖路社区、福清路社区和黄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团队,确定了定期巡诊和定期到基层坐诊的计划,居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高质量的专家诊疗服务。
不到13时30分,就有居民来到河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医务人员的指引下有序排队候诊。这天下午,青大附院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科主任医师吕文山博士面诊了将近20位患者,并进行现场教学。在一位血脂代谢异常的患者就诊时,他指了指患者眼睑上的斑块状凸起,向大家普及道,这是高脂血症的发病信号,虽然身体上并无不适,但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就诊。“给一个人看病,解决一个人的问题,如果能解决一类人的问题,由影响一个人到影响一家人、影响一个社区的人,那就更好了。”吕文山详细介绍了这一服务的初心,“我们来到社区,不仅是坐诊,更是想看看我们还能干什么、怎么去干,才能把好事做得更好,让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走得更有质量。”
吕文山的心愿,也正是市南区推动医改走深走实的努力方向。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统计,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占门诊就诊量60%以上,而据市南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杨光介绍,这也是市南区率先从慢性病开展“1+1+1”家庭医生服务的决策根据之一,让这一最庞大的群体,享受专家级的规范、系统、延续的健康服务。
市南区卫生健康局还与青大附院合作,拓展慢病管理高需科室专家团队名医工作室建设,分别在辖区内 9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了糖尿病规范诊疗中心,切实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群众就医体验感。
“都是老毛病了,去大医院看,我不会挂号,人又多,太麻烦了,不去看吧,又不放心,我就一直都到社区医院这里,他们就跟家人一样热情,现在专家也来了,我更放心了!”75岁社区居民张继瑞的话,代表了一大批老年人的心声。
除了内分泌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老年医学科等专家资源下沉工作也在全面推开中。
专家到了社区,“专家号”也到了社区。在市南区试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青大附院“知名专家号源直挂”服务已落地,目前已经开放4位专家的特殊号源由社区医生为有需要的患者挂取,截至8月31日共向基层放出48个专家号。极大方便了群众,增加了居民对基层医疗的信任,也激发了居民留在基层就诊的热情。“我们的服务辐射周边2万余人,目前已经有500多人纳入慢病管理。”河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顾枫说道,在“1+1+1”家庭医生服务开展月余,门诊量和门诊统筹签约人数都有大幅提升。
这是市南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普通的一天:在综合内科,青大附院急诊内科于涛主任和市南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科李瑛主任正在共同进行查房;手术室内,青大附院血管外科刘军军主任正在进行当天的第二场手术,助手来自市南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共管病房”自7月27日正式运行以来,已经“满月”,获得医患双方认可。截至 9 月 15 日,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累计接收青大附院下转患者 60 名,累计上转青大附院患者 8名,开展手术 23 台。
“共管病房”,即青大附院与市南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在综合内科、综合外科、康复医学科和周围血管病科,实行“双主任制”,两院医务人员联合参与患者日常的查房、诊治过程,是对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一次深入探索。这也是青岛市的首批“共管病房”。患者角度可以更直白地理解为,在二级医院就可以享受到三级医院的高水平医疗服务。
“在我们医院,血管病以中西医保守治疗为主,手术治疗是短板,在两院合作中,我们向青大附院血管外科抛出橄榄枝,刘军军主任将静脉曲张微创手术项目带到我院。”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周围血管病科高岩主任说道。而对患者来说,如果在青大附院预约刘军军主任的静脉曲张微创手术,大约需要等待两个多月,对青大附院来说,也迫切需要缓解一二级手术积压的难题。
城市三级医院主要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泛亚电竞需要渠道下沉一二级手术,而对二级医院来说,他们正好“接得住”,双方的合作,放大了彼此的优势,契合度极高,高岩和刘军军都直言“相见恨晚”。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在刘军军手术日,专门开了两个手术间,以满足更多患者需求。“我父亲在上周三看了门诊,没想到这周五就能安排上手术了。”一位王姓患者家属说道。从两个月缩短到一周,患者等待的时间短了,满意度高了。
“以前我们一个月也就开展四五台手术,共管病房签约一个多月,我们已经开展二十多台手术,以往40张病床住不满,现在已经满负荷运转,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高岩说道。
往常,在二级医院如果要得到上级医师的诊疗服务,通常会以会诊的方式由医务科向上级医院提出,路径复杂,存在诸多政策壁垒,困难重重,并且患者需要按次支付额外的会诊费用,但“共管病房”的探索,打通了壁垒。
“共管病房既为市南区明确各级医疗机构功能定位,为城市紧密型医联体工作形成以市带区、区社一体、多元化的‘区域协同’迈出重要一步,也将对市南区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对调整优化市南区医疗资源结构布局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陈鹏说道。
市南区关于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的探索一直在进行中,开展同质化人才培养和培训,区医院和社区的医务人员可免费到青大附院进行多形式培训和进修;推进集团内统一开展处方审核和药学服务,统一药品采购;推进区中心药房建设,寻找信息一体化突破口,实现信息共享与转诊系统的全面衔接……业务的统一、体制机制的改革、医保的突破,医改之路任重道远。
怎样去理解“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的“紧密”二字?对市南区而言,那就是尽管目前仍处于试点阶段,但无论怎样探索,走什么样的路子,与群众利益始终“紧密”关联,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满意度不断提高,就医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始终“以人民健康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