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保险行业而言,医疗腐败不仅会导致医疗费用虚高,进而增加了保司的赔付压力,而且还破坏了保险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使得保司难以为客户提供合理的保险产品和服务。
尤其是拥有自身独特特性,天然与医疗行业深度挂钩的健康险市场,此次反腐风暴更是对其未来发展影响深远。
近日,我们在直播中连线了前海再保险研究院副院长朱爱华,共同探讨了医疗系统震荡下健康险发展新方向。朱院长针对医疗系统不断调整如何影响医疗服务供给这一问题上提出了十分宝贵的意见,同时围绕推动健康险“双轨道”并行,哪种模式最合适行业发展的新机遇下进行了重点剖析,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十分有价值的思考,本文的主要内容也来自该场直播。
毫无疑问,我国医疗资源的配置供给是否稳健,直接关系到整个民生经济的发展。而目前医疗行业的反腐败犹如一把利剑,劈断了利益链条,为这一充满前景的行业带来了新的生机。这正是保障民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具有重大深远意义。
第一,医疗行业反腐一直在进行中,对整体医疗费用的上涨速度会有所抑制,对医疗费用的增速下降有着长远影响。有网络数据显示,某些医院开展反腐后,泛亚电竞官方平均每人次医疗费用下降了1000余元。
如此大数目的医疗费用支出下降,反映到后端支付的环节上,不管是对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还是商业医疗保险的支付,都可以有效减少支付和赔付,短期控制医疗费用的作用明显。因此,从这一点来看,医疗行业反腐对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都会带来很多好处。
第二,目前的医疗行业反腐,对医疗资源的配置供给并不会产生太大影响。这是因为我国医疗服务供给相对来说还处于偏紧状态,医疗资源供给仍比较紧张,如果通过大规模反腐打击,就会深度影响到正常的医疗活动,对我国整个医疗服务行业来说,可能是弊大于利。
目前该阶段的反腐,新闻报道主要涉及到约200家左右医院以及这些医疗机构的一些管理人员,而我国有医师执照的队伍有400多万,一级以上的医院有近3万家,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约90多万家。对比如此庞大的队伍,显然现阶段下的反腐仍集中在少数范围内,整体的影响很小。
第三,医疗的反腐并不是为了反腐而反腐,其本质仍是关乎我国国计民生的医疗体制改革中的一个环节。医改中与保险行业关系较大的是医保支付制度的改革,尤其是现阶段正在推进的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的DRG支付模式。既往的医改举措比如,此前的医药分家改革,核心目的是要切断医疗与医药之间的利益的环节,从而减少腐败;再比如,分级诊疗制度改革,也是为了提高整个医疗服务体系的运作效率,都不是很成功。像医药分家、分级医疗诊断制度、签约医生医疗体系改革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这一次DRG改革也同样牵扯到医院和医药的利益问题,在牵扯到不同机制有利益分配改革的时候,改革仍有很大的阻力。个人认为,这次反腐可能是DRG医保支付改革的前奏,目的是减少支付制度改革的阻力。
第四,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体系关乎老百姓603883)民生,要稳定发展,绝对不能出现任何问题。所以在推动一些医疗医保改革的时候,是需要用反腐来净化医疗保障的生态。对医疗资源的配置与供给的影响程度,还要看后续反腐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观察,但医疗支付制度改革是一个必然趋势。
众所周知,健康险在医疗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产品和服务直接关系到用户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那么,医疗反腐对健康险发展到底有多大影响?而且随着健康险生态的参与方越来越多,医疗反腐对于保险公司、医院和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又分别会有哪些影响呢?
首先,医疗反腐对商业医疗健康保险肯定有正面积极影响。如果医疗服务的生态是风清气正的话,对商业医疗保险不管是在设计产品,还是在后端提供的运营管理服务等方面,能够减少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比如,商业健康险在经营的过程中,鲜有考虑到医疗腐败回扣因素在产品定价当中的权重,通常涵盖在医疗费用上涨、药品费用上涨的假设中。
其次,目前的反腐对商业保险和这些合作机构之间合作模式的影响不会太大。如今的反腐还是集中在医疗圈里,起到净化医疗领域生态的作用。对医疗行业起到警钟长鸣的警示作用,就像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提醒整个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参与者,按照科学的方法和医学规律去提供服务,而不是因为其他一些人为利益因素而增加了医疗服务滥用。
建立在医疗和医药利益基础之上的医疗服务滥用,对健康险在医疗支付及赔付的影响较大。医疗滥用的控制,商业健康险处在弱势。因此,医疗行业的反腐以及采取更符合医学路径的支付制度,能更好地限制违规行为发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为健康险发展提供保证。
最后,可防止医疗腐败的医保支付制度推行后,泛亚电竞官方未来是会影响到保险公司、医院和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的合作的。实行DRG支付制度后,按照最佳临床路径设计的支付方式,使医院从医保获得的收入有可能会下降,不少医院科室有可能会陷入了亏损的困境。这种亏损状况,促使医疗机构主动地跟商业保险机构寻求合作,这会导致在一些新业务领域或新的合作模式上取得突破。比如,医院的第二诊疗业务,目前国内的医院没有正式开展这项业务,未来很多医院会积极去寻找一些新业务增量,与保司合作,开展这项服务。
在朱爱华院长撰写的《健康保险向健康保障转型:从健康服务升级看健康险供给侧改革》这篇研究文章里,重点提到了健康险应该形成保单管理和客户健康风险管理的双轨道并行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可采用多种模式,包括第三方服务模式、一体化服务模式、独立中心模式,以及这些服务模式的混合使用模式。如果结合目前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哪种模式是比较适合中国保险公司的呢?
首先,“双轨道”运营,在国外健康险经营中运行悠久,是专业健康保险管理发展的自然选择结果。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运营模式也在快速完善中。在健康保险运营中,将保单管理和客户健康管理两部分融入到健康保险管理中,建立两个互相连通的系统,为不同保单阶段和健康阶段的客户提供整体的服务方案,两者互相联动、相辅相成。
保司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健康信息、医疗信息等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在该体系下,保司都可以知道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用户的差异化健康需求、健康风险因素,分配相应的服务资源投入,采取不同的健康和疾病管理措施。
第二,保司在健康险中的健康服务模式发展趋势,从客户健康服务单一简单增值服务模式,向有规划、有目的管理客户整体健康风险管理模式来转变。在健康管理服务的三种模式:第三方服务模式、一体化服务模式、独立中心模式中,都可见这种变化趋势。
在“保险+医疗”一体化服务模式下,保司可以了解客户的详细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风险管理,节省理赔费用。像美国的凯撒健康集团、西班牙的Sanitas医疗保险公司、巴西的Amil健康集团等都是杰出代表。在该模式下,成为保司的客户后,客户可以到医院看病获取医疗服务,在医疗保障服务外,保险公司使用整体健康风险管理模式提供医疗健康一体化服务。
第三,未来国内保司向独立中心服务模式发展会是一个很好的方向。该模式下经营健康险的保司在其公司下成立独立的子公司或服务中心,为客户提供相应服务,这样的好处在于能更好地把控服务全过程,并提供相对专业的健康服务。
专业的健康保险公司或者大型的寿险公司,想要在健康险业务发力,形成独立的健康服务或者健康管理服务单元,可在业务系统和服务流程的衔接方面来做更多的工作。目前像美国联合健康集团下的Optum、平安好医生等都是该模式的杰出代表。
另外,目前健康险保费整体出现了负增长态势,在新市场机遇下,如何促进健康险稳增长发展显得格外重要。针对这一点,朱院长也给出了一些比较中肯的建议。
一方面,目前健康险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未来方向会集中在产品和服务改革和创新上面。比如在健康险保险责任方向上进行创新,将创新众多的健康服务责任,责任化的健康服务和目前的产品保障责任进行联动,保司在后端服务专业性上也将不断进行提升。
另一方面,保司要跳出传统思维定式,再跳跃一点,可借鉴国外产品的经验,不断突破。比如在重大疾病保险产品中,重大疾病预防服务责任和大病保障责任并重,使重疾险具有预防重大疾病发生的功能,让重大疾病“保险”变成预防重疾发生的“保障”,这样才能重拾客户对重疾险的购买兴趣。在医疗保险上,保司需要突破到前面提及的类似第二诊疗服务的某一些创新的专项服务上来;亦或是针对某一个特定疾病,从住院之前到康复阶段形成一体化保险产品,并不断进行研究和创新突破,提前布局,应对未来DRGs支付方式推行后的保障责任变化。
此外,未来护理保险发展空间非常大,保司在设计长期护理险的时候,可以探讨与一些类似CPI等的通胀相关指数相挂钩,也可以与医疗服务增长率、或者社会平均工资相结合来做连接,或者单独设计一个护理服务通胀指数指标。用外部比较科学的一些宏观参数,给产品服务价格和内容调整提供依据。只有这样才能在长期护理保险这一类型的产品中,突破障碍,使其真正发展起来。
总的来看,随着反腐败举措不断深入,对医疗行业而言,这场风暴将清扫行业改革的阻碍,为长远发展创造广阔空间。与医疗行业有深度结合的健康险市场,势必也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值得我们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