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为何瞄准大病专科?
栏目:泛亚动态 发布时间:2024-03-19
 着眼近几年,京东健康、平安健康等互联网医疗头部企业的近期年报来看,更多互医企业将目光瞄准到了大病专科。  譬如,3月28日,京东健康(HK 6618)发布2021年年报公告显示,其继续强化大病专科布局。报告期内,京东健康相继成立感染及肝病中心、脑营养中心、皮肤修复中心等9个专科中心。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京东健康的专科中心数量达到27个,吸引百余位专家和顶级名医的加入。同时业务范围涵盖肝

  着眼近几年,京东健康、平安健康等互联网医疗头部企业的近期年报来看,更多互医企业将目光瞄准到了大病专科。

  譬如,3月28日,京东健康(HK 6618)发布2021年年报公告显示,其继续强化大病专科布局。报告期内,京东健康相继成立感染及肝病中心、脑营养中心、皮肤修复中心等9个专科中心。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京东健康的专科中心数量达到27个,吸引百余位专家和顶级名医的加入。同时业务范围涵盖肝癌、胃癌、肠癌、宫颈癌、乳腺癌等高发癌症的重疾早筛,为用户提供门诊预约、复查、康复管理等全流程服务,以进一步完善其“医”+“药”+“服务”生态闭环[1]。

  无独有偶,平安健康也从2021年初开始梳理各类专科疾病和疑难杂症,以医生诊室为切入口为用户提供专科解决方案,有机结合线上线下资源,打通内外部服务,提升用户长病程管理。“专科专病”模块已在平安健康APP首页占据了重要位置,其中包括神经外科、肿瘤中心、罕见病、甲乳两腺等。

  因此,我们发现,专科,尤其是大病专科,正逐渐成为不少市场化互医的新宠。其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线上作为流量入口,链接医生和患者,为线下诊疗服务提供持续的患者导流。线下作为开展大病治疗的主要场景,亦为线上平台引流。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互医企业为何纷纷瞄准大病专科?大病专科“魔力”何在?

  前些年,随着《关于促进“互联网 + 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及标准(试行)》等一系列关于互联网+医疗试点支持政策发布,一大批市场化互医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并在一两年内迅速扩张、高速发展。最初的互医企业瞄准的是大内科(以平安健康、微医为代表)和慢病专科(以智云健康、医联为代表),但经历市场的震荡和洗礼,如今不少企业已沦为一地鸡毛。

  京东健康2021年全年营收306.82亿元,同比增长58.3%;净亏损10.72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72.35亿元,同比收窄93.8%[1]。京东健康亏损收窄已实属不易,近期公布年报和招股说明书的互联网医疗企业大量亏损持续放大。平安好医生(HK 01833)2021年亏损15.39亿元,同比扩大62.3%。自2015年披露业绩至今,其尚无一年盈利,累计亏损超62亿元[2]。2018至2020,微医分别亏损40.52亿元、19.37亿元、19.14亿元,累计亏损超79亿元[3]。2018至2020,智云健康经调整净亏损金额分别为0.86亿、1.50亿及6.36亿,同样亏损逐步扩大[4]。

互联网+医疗为何瞄准大病专科?(图1)

  先发企业惨淡的财务报表正蚕食着投资者的信心。连行业龙头都面临颓势难以扭转、盈利模式无法清晰的窘况,更别说其他企业了。我们不得不承认,原业务逻辑恐怕难以为继。为何会出现“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的局面?恐怕是因为大健康市场规模巨大,是一个普遍看好的“蓝海”行业。资本投入以后才发现,需要面临重重困难。

  首先,医疗需求极难被开发创造,市场规模不会因为互联网医疗产品的投放而变大。互联网医疗产品只能满足存量需求、替代存量产品(即以公立医疗为主体的医疗服务体系)。市场化互医主体与公立医院提供的服务仍是相对同质化的。

  其次,不少公立医院无法实现收支平衡,线下民营医院可盈利者更是寥寥。且不论不少公立医院已积累强大的品牌优势和客群基础,且不论大量互联网医疗想要打通医保支付还前路漫漫,公立医院在职称评定方面固有的人才优势,在享受财政补贴方面固有的经济优势,实为互医所望尘莫及的。

  因此,既然竞争不过公立医疗,既然公立医疗也亏,市场化互医企业缺乏竞争力,也就不难理解了。

  互医企业最主要的变现方式恐怕只能是药品、医疗器械等实物的零售。但零售已然是一个成熟的红海行业,以益丰药房、大参林、一心堂、老百姓等为代表的零售连锁已颇具规模,国药、华润、上药等全国性及地方性主营为批发的药品经营企业亦群雄逐鹿。互医企业在规模和经验积累、供应链能力等方面劣势明显,仅依靠流量,泛亚电竞能够形成多少差异化优势,能抢占多少传统零售份额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