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目前正经历着一个前所未有的生产力变革与科技创新时代,医疗健康也未能幸免……
数字技术和医学的快速进步将导致前所未有的行业重构与转型,为医疗健康所有领域创造新的机会,塑造新的模式。
理特认为,要真正理解数字医疗健康行业转型之间的化学反应,寻求应对之道,就需要从三个“破”——破题、破圈、破局——去理解和解读。
本质上,数字化是生产力的变革,而生产力变革可以分为三个大时代:工业化时代、信息化时代、数字化时代。
蒸汽时代的生产力变革是人力到机器,是机器的革命。电气时代,能源从原来的煤炭转化为二次能源——电力,是能源革命。不管是机器革命,还是能源革命,都属于工业化时代范畴。而再往前演进就是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时代最本质的改变是计算机替代了人类脑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它替代的是“人脑”中的历史经验,总结了工业化时代的几乎所有人类智慧结晶,但仍就无法替代人脑的创造力和前瞻性。
如今进入到数字时代,与信息时代的核心区别在于,“数字”本身成为了生产力。作为生产力双要素之一的人被彻底“数字化”,在数字时代,通过算力、算法和预测——人工智能,人脑的创造性和前瞻力可以被训练出来,依托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云平台,驱动各行各业的生产力变革与转型。
1:核心价值环节向数字世界迁移的程度。本质上就是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创造过程,更多被数据驱动,或是在数字世界中进行。
2:业务对象的数据化程度。泛亚电竞登录指的是生产对象数据化的程度和生产资料(工具)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研判行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底层逻辑,实际上就是要搞清楚所在行业处于哪种势能中。
例如医疗保健服务、医药制造这两大行业属于需要因“势”利导的行业。我们研判尤其是医疗保健服务行业,其核心价值环节向数字世界迁移的趋势已经比较明显,但因为行业特别的原因,无论生产对象还是生产工具都比较难数据化,且数据化程度还比较低。所谓要“因势利导”,是指行业主体要主动地去适应,甚至去引领变化,不要因为部分环节数据化难度高就止步不前,胸怀长期主义,积极进取,很有可能先人一步进入到“势如破竹”的阶段。
根据理特咨询对欧盟、美国、日韩、澳洲等成熟医疗保健市场演变趋势的长期跟踪和研究,发现一个非常显著的现象:大部分成熟市场的医疗卫生系统床位规模下降的趋势非常剧烈。
从1990年代年迄今,欧盟整体千人均床位数从8.2降到4.6张,床位数下降最剧烈的国家甚至下降了接近50%。在这个现象背后还有两个指标:
1:ICU的床位数增幅较大,1991 年至 2018 年间,德国 ICU 床位数量增加了 36%。
2:ALOS(平均医院床位停留时间),从14天降到了7天,即下降一半左右。
千人均床位数和ALOS剧烈下降的趋势,与中国目前的趋势正好相反,到底是什么因素在驱动这样的现象存在?
我们观察到的背后趋势是:全球医疗卫生系统正在积极转向综合健康管理,其特点是越来越关注“健康 Health”而不是“护理 Care”。例如:
价值导向上从以医生为中心到以患者为中心,从以疾病诊疗为导向到以公民健康为导向,同时患者知情权越来越重要、更多参与诊疗决策等。
价值导向上从以医生为中心到以患者为中心,从以疾病诊疗为导向到以公民健康为导向,同时患者知情权越来越重要、更多参与诊疗决策等。
目前,成熟市场正在从网络化、结构化的医疗保健服务体系逐渐演变成为综合医疗保健,向最终实现整体资源优化配置布局的综合健康管理模式迈进。目前中国还属于临床的服务驱动向网络化(即分级诊疗)的医疗保健服务转化的阶段
理特认为,围绕服务线的跨场景整合,是医疗保健服务业务模式转型的成功路径和关键切入口,也是医疗保健服务向数字世界迁移融合的主要驱动因素,这就是所谓的“破圈”。
以癌症的治疗为例,目前癌症患者的诊疗路径非常冗长,偏远地区的患者需要安排长途旅行,到医院后的全身检查,专科医生预约,配置药物,静脉注射……初诊流程可能就需要一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算上后期复诊用药,患者的生活要经常被长时间中断,同时长期暴露在外部环境下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感染风险非常大。而患者集中涌向著名三甲医院,给这些医院也带来长期床位压力和人力配置的瓶颈。
在国外的公认趋势是癌症治疗的数字居家方案。这是一整套由数字健康服务公司来构建的癌症居家解决方案,即将原来诊疗的大部分场景搬到居家环境中,包括诊断、专家咨询、注射、后期健康状况的监测等,所有这些场景依托数字健康解决方案模块来支撑,例如预约工具、数字健康应用(DiGA)、电子处方、药品订单、冷链订单以及和医生互动的电子平台等,而原来作为核心环节的三甲医院医生诊疗环节则成为了支持网络。
这就是数字健康解决方案背后的产品逻辑,数字技术企业如果要定位做辅助诊断或者辅助诊疗决策和数字疗法,首先应沉下心来,把包括数据流与接口、数据结构化、数字架构、患者旅程体验等在内的基础工作做好,再去思考如何在更为精准、智能和标准化的患者个体化数据模型基础上,沉淀数据、传达信息和反馈到临床诊疗。
围绕着数字居家解决方案的产品,还需要药品和诊断技术方面的产品方案。例如在药物和器械创新方面,需要一些剂型的创新,比如乳腺癌皮下注射的剂型、用于治疗化疗后副作用的体内注射剂/智能笔等等,未来像这样的剂型创新和转化将会极大地助力数字居家方案的完善。
数字居家方案主要的驱动方是数字方案公司,而精准医疗的主要推动力量则是药厂及其产品创新。
还是以肿瘤为例,肿瘤药开发从实验室进入临床试验的阶段,通常被称为“死亡之谷”,联合伴随诊断技术,数字化在两个方面将发挥巨大作用。
首先是数字仿真模型,当对肿瘤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建立起数字化仿真模型后,即可以预测肿瘤的进化、预后等,进而可以找到可获益患者的特征画像,为患者开发伴随诊断的精准治疗药物,再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帮助跨越临床试验“死亡之谷”。
其次是精准预测患者耐药,不仅仅通过伴随诊断预判患者是否会对治疗产生良好的反应,同时,还经由伴随诊断来预测患者是否会发生以及何时会发生耐药。
另外本地制造能力也相当关键。配合数字居家方案,基因治疗、细胞治疗需要的是本地的培养、制造和供应链环节,这也是未来基于新治疗模式需要开发的一种新型的供应体系。
基于服务线的跨场景整合,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同时也是最难做的就是网络联盟方案。现在很多三甲医院都在构建诊疗协作网、医院集团以及互联网医院等这一类的联盟,各方都在往这个方向推进,但是进展都很缓慢。
理特认为,最关键还是需要强调网络联盟方案的开放性平等性。网络联盟里最主要的是患者、支付方、医疗服务方,第二种是生物技术、设备供应商、个体创新者、数据供应商等,很多是新兴的玩家、业态,第三种是新的媒介、通讯网络,比如抖音、小红书等,他们都会在未来成为网络联盟方案里非常重要的角色,怎么定位、利用他们,如何进行资源优化配置,这是需要深入研究分析的。
同时,网络联盟方案必须建立去中心化的一套模型。按照原来中心化的这套逻辑来推动网络联盟方案,和未来综合健康管理的趋势是完全背道而驰的,如果在设计联盟产品或方案的时候,只站在单一的一个利益相关者群的立场,那设计出来的整套方案和产品就是中心化的,很可能到了某一个渠道和环节就断链了,走不下去。理特认为,第一要资源优化配置,即对的人干对的事,第二是端到端的概念,做闭环,破除信息和功能孤岛。
在网络联盟方案中,医生的角色出现了变化:原来医生在医院里接到患者之后开具检查单,患者做完一系列检查后拿回报告单,由医生根据经验或者专业知识进行诊断,接着拿药或者复诊,这是传统的一套流程。但在未来网络联盟体系中医疗治疗,患者的信息来自于多元化的渠道,甚至有可能是社交媒体和各种电商网站的数据,这些都会由“B2B顾问”来整合形成患者的画像,并在网络联盟模型里输入到医生端,这样医生见到病人开始诊疗之前,就已经对病人的情况有了透彻了解,而其诊疗过程也会如实反馈回网络联盟模型,进一步优化患者画像。
断模式的更新:医院医生下的诊断单,诊断的数据和报告不仅仅来自于医院现场的实验室,而是来自于患者真实生活里各种个人健康设备或患者在各个体检机构、各个其他分布式社区机构的健康检测数据,这些信息同样也由B2B顾问进行专业的整合。由此,医生未来面对的诊断数据流会是专业,而且是整合型、结构化、标准化的数据流,供医生进行决策。
首先是数据收集器/连接器,这是数据公司要开展的最重要一件事情,要建立一套数据模型,根据数据模型把数据来源摸清楚,进而收集数据,结构化、标准化数据,其中仅是数据赋权和确权这这一项,就可能涉及到医生的知识产权,需要耐心去推动每个利益相关主体接受和理解。
其次是数据解释器,很大程度上理解就包括现在风口上的生成式AI应用,这是未来的大趋势,也是方案最终落地的标志,但前提还是数据收集和连接器要耐心做好,把基座打出来。
理特咨询对数字技术在整个医疗服务的环节上的渗透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总结出五大趋势。
而这些我们正在关注的数字技术趋势,都是未来医疗保健服务业务模式转型、向数字世界迁移的背后驱动要素,是业务对象数据化的赋能者。我们也正在与更广泛生态系统中的许多利益相关者合作,以了解并更好地预期、展望可能对医疗保健服务产生重大影响的数字健康技术趋势。
数字健康技术的创新和新价值主张是多种多样的,从改善用户体验到新材料、新治疗技术。例如:
——世界各地诊断实验室正在开发创新解决方案,以增强患者护理并将数据转化为见解
首先,基于数字健康业务模式的洞察,明确在未来“健康”体系中的定位,发掘自身优势,找准“战略锚点”。
其次,要全面扫描评估未来数字技术,根据战略锚点选择合适技术,搭建数字技术架构和能力。
只要能够把握这两点,医疗保健企业就能够构建数字健康时代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数字健康时代的市场引领者。
公司洞察(最新发布):公司洞察作为关键洞察课程体系的延伸,则聚焦于“公司”这个有着千年历史,且对当今经济和社会影响巨大的主体。到底我们如何才能真正了解一个公司,如何才能发展一个公司问题或者判断其价值,这都是我们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而《公司洞察》课程,也正是基于慎思行在研究和咨询领域的长期经验和研究展开,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拨云见日真正看懂公司。
关键洞察(经典课程):洞察作为当前这个低增长高竞争时代,企业和个人首要提升的能力,正在受到越来愈多的关注。因为面对普遍的增长困局,机会正在变得越来越难以发现,创业、创新也在变得更加艰难。而所有这一切都需要企业和个人拥有强大的洞察能力。在这个课程中,基于《洞察原理》模块的深入挖掘和《行业与市场洞察》模块的实战方法,我们希望能够在帮助大家系统提升洞察能力方面助上一臂之力。
慎思行通过微信等平台覆盖超过10万战略人、咨询人等各类专业人士。我们也构建了专业社群,推动战略与咨询领域的问题讨论、信息交流和机会分享,社群已有超过5年历史,并成为了顶尖专业人士感知市场前沿,获得实践经验的首要选择。入群请添加慎思君微信,并提供名片。
现在微信公众号更改规则,如果你不特地点进来,很可能看不到我们的推送了。希望喜欢【慎思行】的读者朋友们将本号【设为星标★】,方便找到我们;也欢迎点击右下角的【在看】。